校史编纂工作取得重要突破

时间:          作者:冷小平    查看:72   

本报讯 5月7日至14日,在校领导周进芳带领下,校史编撰工作小组一行四人先后来到襄阳市档案馆、公安县档案馆、省档案馆等地查阅我校相关档案史料。并根据档案史料线索,先后到房县东关丁家院(杨泗庙)和公安县黄金口、谷升庙等地实地考察我校民国时期校址。

在各地档案馆的热情支持和帮助下,工作室搜集了约3000多张有关我校在不同时期办学历史的图片资料。包括民国时期省立第十一中学(含简易师范)、抗日战争时期湖北省联合中学郧县分校(含简易师范科)、湖北省第八师范学校(简称“八师”)、解放战争时期湖北省第八师范学校(又称郧县师范或郧阳师范)以及解放后郧阳师范(1954———1977)时期的办学情况。这些发现不仅为校史编纂提供了充实的参考资料,填补了我校档案史料收藏的空白,而且为研究十堰地方教育及师范教育提供了珍贵的参考史料。

据悉,通过多地档案史料查阅和实地考察,工作室一行收获巨大。一方面理清了许多我校在不同时期的办学和历史演变情况,澄清了许多长期没有搞清的疑难问题。史料证明,我校是一所历史悠久、长期以师范教育为特色的学校,学校的历史不仅是一部校史,也是一部反映十堰地区教育的发展史。另一方面,我校还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历史的学校。工作室查阅的众多史料显示,无论是在早期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战时期,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学校都有许多仁人志士、革命者和爱国知识分子,为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过巨大贡献,有的甚至不惜牺牲宝贵生命。特别是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战时期,学校的教职员工有的就是郧县地下党组织的建立者和领导者,学校师生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下,开展了反抗国民党黑暗统治的斗争,抗战时期又进行了轰轰烈烈的抗日宣传活动,并且有众多学子在党的号召下,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为国捐躯。这些光荣的革命史,既是学校的骄傲,也是对师生进行党史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宝贵资源。

此外,工作室一行经过多地考察、访问,基本弄清了抗日战争时期我校迁移房县和解放前夕我校先后外迁襄阳、沙市、公安等地的情况以及解放后学校返回郧阳的经过。1940年,由于战事危机,学校由郧县迁至房县东关外丁家院(杨泗庙);1947年解放前夕,在郧县的第八师范学校(之前为八师分部)遭到国民党军队破坏后,学校被国民党反动派一路强行胁迫迁移至均县、襄阳(女子五中)、沙市(沙中和五德中学)和公安县(黄金口)等地;1950年1月24日,在时任湖北省政府主席李先念和副主席聂洪钧、王任重的关怀下,学校从公安顺利返回郧县。

据校史工作室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档案史料搜集工作已基本完成,所搜集的大量档案史料分类整理完成后,可供地方查阅研究。下一步,校史编撰小组将对曾经在校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的老教职工、老校友和知情人士进行走访调查,多方了解我校在不同时期的办学历史,确保校史编纂更加全面、详实和完善。同时,希望全校教职工、各位校友积极提供史料和线索,为校史编纂和校史馆的建设给予支持和帮助,并提出宝贵意见。(冷小平)

汉江师范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2107次访问,全刊已有1930356次访问